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楼主: 00d44 - 

微波通信射频电子科技名人集中贴-补充者奖励100积分+50金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2 17: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Gordon W. Day,Ph.D.
2009 President
IEEE-US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Gordon Day received B.S., M.S., and Ph.D. degre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For 33 years he conducted and managed research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participating in some of the Institute’s best known programs in optoelectronic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optical fiber sensors, laser radiometry, and a determination of the speed of light that led eventually to a redefinition of the meter.

In 1994 he became the first Division Chief of the NIST Optoelectronics Division. He is a Fellow of the IEEE,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nd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 (UK) and a Past President of the IEEE Lasers and Electro-Optics Society. In 2005, he was an IEEE Congressional Fellow, serving as a science advisor to Senator Jay Rockefeller.  

IEEE Activities – (S’66-M’67-SM’78-F’94) COMMITTEES/BOARDS: TAB Finance Committee, Member, 2004-06; RAB/TAB Section/Chapter Support Committee, Member, 2003-04; IEEE Membership Development Committee, Member, 2002; TAB Representative to RAB, 2002-03; Technical Activities Board, Member, 2000. SOCIETY: Lasers & Electro-Optics (LEOS): Sr. Past President, 2002; Jr. Past President, 2001; President, 2000; President-Elect, 1999; Nominations Committee, Chair, 2001; Long Range Planning, Chair, 2001; Secretary/Treasurer, 1995-96; Vice President for Finance & Administration, 1997-99; Board of Governors, Elected Member, 1995-97; Fellows Committee: Member, 1996; Chair, 2002-04;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 Associate Editor, 1993-97; Guest Editor, 1995. COUNCIL: Sensors Council: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Member, 1999-2003. CONFERENCE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Steering Committee, 1997-2002; Optical Fiber Sensors Conference: Program Committee, 1989-96; 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1992-99; General Chair, 1997; Symposium on Optical Fiber Measurements: General Chair, 2000-04; Program Chair, 1980-98. REPRESENTATIVE: LEOS Rep. to Nanotechnology Committee, 2000-01; LEOS Rep. to Coalition for Photonics and Optics, 1998-2001; IEEE-USA Congressional Fellow, 2005.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0-11-5 0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牛!好好看看。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0-11-5 16: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出生于下塞纳,1910年获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13年又获理学士学位,1924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物质波"概念。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任巴黎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3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3月19日逝世。
  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迪耶普,是法国一贵族家庭的次子。   德布罗意家族自17世纪以来在法国军队、政治、外交方面颇具盛名,数百年来在战场上和外交上为法国各朝国王服务。1740年路易十四封德布罗意家族为世袭公爵,封号由一家之长承袭,第一代公爵的儿子曾在七年战争中为奥地利王族出力作战,获得王子封号,赐于家族中每一个成员。德布罗意家族祖父J·V·A·德布罗意(1821~1901)是法国著名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1871年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下院议员,同年担任法国驻英国大使,后来还担任过法国总理和外交部长等职务。当德布罗意的长兄、实验物理学家莫里斯(Mauriee)死后,他在1960年就成为法国公爵兼德国王子,但他一生中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把毕生献给了科学事业。
选择物理学
  德布罗意父母早逝,从就酷爱读书。中学时代显示出文学才华,从18岁开始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历史,并且于1910年获得历史学位。1911年,他听到作为第一届索尔维物理讨论会秘书的莫里斯谈到关于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后,激起了强烈兴趣,特别是他读了庞加莱的《科学的价值》等书,他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1913年,他获理学学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军用无线电报站服役六年,熟悉了有关无线电波的知识。他的哥哥(M·德布罗意)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是X射线方面的专家,拥有设备精良的私人实验室。从他哥哥那里德布罗意了解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引起了他对物理学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翻思想斗争之后,德布罗意终于放弃了已决定的研究法国历史的计划,选择了物理学的研究道路,并且希望通过物理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物质波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布罗意在军队服役,被分配到无线电台工作,中断了他的理论物理研究。1919年,德布罗意重新回到他哥哥的实验室研究X射线,在这里,他不仅获得了许多原子结构的知识,而且接触到X射线时而象波、时而象粒子的奇特性质。光的波动和粒子两重性被发现后,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感到困扰。年轻的德布罗意却由此得到启发,大胆地把这两重性推广到物质客体上去。德布罗意曾经与其兄就X射线的性质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他对其兄及其同事们的实验工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对这些现象做出理论解释,1920年,德布罗意重新开始研究理论物理,特别是关于量子问题,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   他在1923年9~10月间,连续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发表三篇关于物质波的短文:《辐射──波和量子》、《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物理学──量子、气体动理论及费马原理》,创立了物质波理论,之后,他投人博士论文的写作,1924年11月他以题为《量子理论的研究》的论文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在这篇论文中,包括了德布罗意近两年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论述了物质波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相波)理论。这一理论以后为薛定愕接受而导致了波动力学的建立。并且把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并推广到实物粒子 如电子质子 他写道:“整个世纪(19世纪)以来,在光学上,与波动方面的研究相比,忽略了粒子方面的研究;而在实物粒子的研究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是不是我们把粒子方面图像想得太多,而忽略了波的图像?”于是,他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他认为实物粒子如电子也具有物质周期过程的频率,伴随物体的运动也有由相位来定义的相波即德布罗意波,后来薛定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称为“物质波”。德布罗意的新理论在物理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种在并无实验证据的条件下提出的新理论使得人们很难接受。就连德布罗意的导师朗之万也根本不相信这种观念,只不过觉得这篇论文写得很有才华,才让他得到博士学位。   192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戴维孙(C.J.Davisson,1881~1958)、革未(L.H.Ger-mer,1896、1971)及英国的汤姆孙(G.P.Thomson,1892~1975)通过电子衍射实验,都证实了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至此,德布罗意的理论作为大胆假设而成功的例子获得了普遍的赞赏,他荣获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期研究
  德布罗意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留在索邦大学主要从事的仍是波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他又发表了有关波动力学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同时担任教学任务。德布罗意他还始终对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感兴趣,喜欢将理论物理学、科学史和自然哲学结合起来考虑,写过一些有关的论文。德布罗意在学院担任了两年义务讲座后,1928年被聘为新建立的巴黎大学享利·彭加勒学院理论物理教授,他担任这一职务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到1962年退休。1945年以后,他还担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顾问。1930年到1950年间,德布罗意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波动力学的推广,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发表了大量评论和论文。1951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德布罗意研究粒子和波之间的关系,目的是通过研究用经典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对波动力学作出因果解释。此时重新研究他于1927年提出的引导波理论,但不久他就放弃这方面的工作,回到了以前的研究领域,探索微观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决定论的科学哲学观点,用波动力学的观点探讨热力学和分子生物学。德布罗意一生的研究成果颇丰,他的著作就达25本之多。
荣誉
  由于德布罗意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很多的荣誉。1929年获法国科学院享利·彭加勒奖章,同年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获摩纳哥阿尔伯特一世奖。   于 1933 年,德布罗意成为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也是科学院从1942 年开始的永久秘书。于1933 年10 月 12 日,他荣膺法兰西学术院第一席位的院士。那时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占领法国期间,很多院士或者过世,或被俘虏,学术院无法达到选举所必需的最少二十位人数。但因这是特别时期,在参与的十七位院士都一致投赞成票的状况之下,学术院接受了这选举结果。已于 1934 年就被遴选为院士的哥哥摩里斯,在学术院历史中,尚无前例地代表全院,欢迎路易成为新院士。1942年以后任数学科学常务秘书。   1938 年, 因为很少出国旅游在理论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德国物理学会颁给他最高荣誉马克斯·普朗克奖章。1952 年,由于德布罗意热心教导民众科学知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授予他一级卡琳加奖 (Kalinga Prize) 。1953 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1956年获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金质奖章。1961 年,又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   他还是华沙大学、雅典大学等六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是欧、美、印度等18个科学院院士。
简朴的生活
  1960 年,路易的哥哥摩里斯过世,路易继承为第七代布罗意公爵 (7th duc de Broglie) 。路易从未结婚,一辈子单身,有两位忠心耿耿的随从。他喜欢过平俗简朴的生活,卖掉了贵族世袭的豪华巨宅,选择住在平民小屋。他深居简出,从来不放假,是个标准的工作狂。上班通勤,他喜欢步行,或搭巴士,不曾拥有私人汽车。对人彬彬有礼,他绝不发脾气,是一位贵族绅士。1987 年 3 月 19 日,德布罗意过世,高龄九十五岁。
主要著作
  《波动力学导论》(1929),《物质和光:新物理学》(1939),《物理学中的革命》(1953),《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和波动力学的概率诠释》(1982)等。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0-11-30 0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页多一点的博士毕业论文------------德布罗意续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
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动与彷徨。  
      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
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国的一个伯爵,并且是正是一位当权
的内阁部长。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光的花花公子自然要找一个
能消耗精力的东西来磨蹭掉那些无聊的日子(其实象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大约都会面临这样的 问题)。德布罗意则找到了一个很酷的事业---研究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
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
      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
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
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  
      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
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
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
      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
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  
二  
     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 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也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 世纪史爱好者很难真正的在物理上去做些什么。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 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  
     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 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
回到了经典的旧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  
     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 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 惜当时没有*****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 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 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
                                                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  
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  
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 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 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 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 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 花花公子。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Ph.D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 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 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   
三   
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   
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在他提交的毕业论 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 是弊国的一位伯爵,内阁的**部长,若您……,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 朗之万 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 不知是出于知趣,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 一封信,大意是该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  
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 一封信,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皆大欢喜。  浪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而按照当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 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大约所有人都以为事情 会就此了结,多少年以后德布罗意那篇很新很有趣的博士论文也就被埋藏到了档案堆里了。德布罗意大约也就从此以一个PhD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浪荡生活。但历史总是喜欢用偶然来 开一些玩笑,而这种玩笑中往往也就顺带着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朗之万寄出的博士论 文中,有一份来到了维也纳大学。   
四   
1926年初。维也纳。当时在维也纳大学主持物理学术活动的教授是德拜,他收到这份博士 论文后,将它交给了他的组里面一位已经年届中年的讲师。  
这位讲师接到的任务是在两周后的Seminar(学术例会)上将该博士论讲一下。这位老讲师大 约早已适应了他现在这种不知算是平庸还是算是平静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已到不惑之 年而仍然只在讲师的位置上晃荡的人,其学术前途自然是朦胧而晦暗。而大约也正因为这 位讲师的这种地位才使得它可以获得这个任务,因为德拜将任务交给这位讲师时的理由正 是你现在研究的问题不很重要,不如给我们讲讲德布罗意的论文吧。这位讲师的名字叫做---薛定谔(Schrodinger)!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薛定谔仔细的读了一下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其实从内容上来讲也许 根本就用不上“仔细”二字,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只不过一页纸多一点,通篇提出的式子 也不过就两个而已,并且其原型是已经在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中出现过的。  然而论文里说的话却让薛定谔一头雾水,薛定谔只知道德布罗意大讲了一通波即粒子,粒 子即波,除此之外则是不知所云。  两周之后,薛定谔硬着头皮把这篇论文的内容在Seminar上讲了一下,讲者不懂,听者自然 也是云里雾里,而老板德拜则做了一个客气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观点还是有些新颖的东 西的,虽然显得很孩子气,当然也许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么总 该有一个波动方程吧。多年以后有人问德拜是否后悔自己当初作出的这一个评论,德拜自 我解嘲的说,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评论吗?并且,德拜建议薛定谔做一做这个工作,在两周以后的seminar上再讲一下。   
两周以后。薛定谔再次在seminar上讲解德布罗意的论文,并且为德布罗意的波找了一个波 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薛定谔方程!   当然,一开始德布罗意的那篇论文就已经认为是垃圾,而从垃圾产生出来的自然也不会离 垃圾太远,于是没人真正把这个硬生生给德布罗意的波套上的方程当一回事,甚至还有人 顺口编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薛定谔的方程:欧文用他的psi,计算起来真灵通:但psi真正代 表什么,没人能够说得清。(欧文就是薛定谔,psi是薛定谔波动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事 的情节好像又一次的要归于平庸了,然而平庸偏偏有时候就成了奇迹的理由。大约正是薛 定谔的平庸使得它对自己的这个波动方程的平庸有些心有不甘,他决定再在这个方程中撞 一撞运气。  
五  
上面讲到的情节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来看就好像是湖水下的一场大地震---从湖面上看来却 是风平浪静。下面请允许我暂时停止对老讲师薛定谔的追踪,而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两年发 生在物理学界这个大湖表面的风浪。   
此前,玻尔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理论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三部曲,解释了氢光谱,在这 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由玻尔掌门的哥本哈根学派已然是量子理论界的少林武当。  1925,玻尔的得意弟子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矩阵力学,进一步抛弃经典概念,揭示量子图 像,精确的解释了许多现象,已经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镇门之宝---量子届的“屠龙宝刀” 。不过在当时懂矩阵的物理学家没有几个,所以矩阵力学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就是 海森堡本人也并不懂矩阵,而只是在他的理论出炉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弟子玻恩告 诉海森堡他用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矩阵。  
再回过头来再关注一下我们那个生活风平浪静的老讲师薛定谔在干些什么---我指的是在薛 定谔讲解他的波动方程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事实上此时的他正浸在温柔乡中---带着他的情 妇在维也纳的某个滑雪场滑雪。不知道是宜人的风景,总之是冥冥之中有某种东西,给了 薛定谔一个灵感,而就是这一个灵感,改变了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薛定谔从他的方程中得 出了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六  
倚天一出,天下大惊。从此谁也不敢再把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当成nonsense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玻尔更是大为惊诧,于是将薛定谔请到哥本哈根,详细切磋量子之精妙。然而让玻尔遗憾的是,在十天的漫长切磋中,两个人根本都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在一场让两 个人都疲惫不堪却又毫无结果的哥本哈根论剑之后,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  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之后仍然继续做了一工作,他证明了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他的波动方 程表述的量子论其实只是不同的描述方式。从此倚天、屠龙合而为一。此后,薛定谔虽也 试图从更基本的假设出发导出更基本的方程,但终究没有成功,而不久,他也对这个失去 了兴趣,转而去研究生命是什么。历史则继续着演义他的历史喜剧。德布罗意,薛定谔都 在这场喜剧中成为诺奖得主而名垂青史。   
尾声  
其实在这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当中,上帝还是保留了某种公正的。薛定谔得出它的波 动方程仅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的诞生一年之后,倘若上帝把这个玩笑开得更大一点,薛定谔在1925年之前就导出薛定谔方程,那恐怕矩阵力学就根本不可能诞生了(波动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论是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熟悉的,而矩阵在当时则没有多少人懂)。如 此则此前在量子领域已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哥本哈根学派就真要吐血了!薛定谔方程虽然 搞出了这么一个波动方程,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方程精髓之处,而对它的方程给出了一 个错误的解释---也许命中注定不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就不会让他得到。对薛定谔方程的正 确解释是有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作出的。(当然玻恩的解释也让物理界另一位大师---爱因 斯坦极为震怒,至死也念念不忘“上帝不会用掷色子来决定这个世界的”,此为后话)。   
更基本的量子力学方程,也就是薛定谔试图获得但终究无力企及的的基本理论,则是由哥 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少壮派弟子---狄拉克导出的,而狄拉克则最终领袖群伦,建起了了量 子力学的神殿。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0-12-24 1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哲伦

     麦哲伦(约1480-1521)(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1519年9月20日船队启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镇压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皈依天主教。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1-6-6 0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乐伟教授,应用电磁科学家,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Fellow,美国电磁科学院(The Electromagnetics Academy)Fellow,入选2009年第一批“千人计划”。由于其从理论上导出了各种电磁结构和材料中的电磁场并矢格林函数,在国际电磁理论界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普遍认可,并被誉为“格林函数人”。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1-6-6 09: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乐伟教授,应用电磁科学家,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Fello  李乐伟(左)
w,美国电磁科学院(The Electromagnetics Academy)Fellow,入选2009年第一批“千人计划”。1992年获得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长期在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Optics Express, Physical Review B/E, IEEE Tran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曾经和现任诸多电磁学相关领域权威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包括美国地球物理学联盟《无线电科学学报》以及美国《国际天线与传播学报》副主编等职务。 由于在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李乐伟教授曾于1995年作为第一受奖人获中国电子工业部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作为第一受奖人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6年在法国里尔市获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受邀为美国空军异向介质研究的9位独立科学家之一,其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外国人(非美国公民)。由于其从理论上导出了各种电磁结构和材料中的电磁场并矢格林函数,在国际电磁理论界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普遍认可,并被誉为“格林函数人”。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1-6-6 09: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3月8日,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应用电磁科学家李乐伟教授正式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工作协议。李乐伟表示,虽然他之前从没来过电子科大,但和电子科大却有非常深的渊源。他读硕士、博士期间都得到过中科院院士林为干先生的帮助和支持。电子科大是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学校的电磁场研究更是走在全国前列,能加盟电子科大是一生的幸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一定会踏踏实实做学问,本本分分做人,为把电子科大在电磁学方面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而努力。 李乐伟透露,电磁学研究所在电子科大建立后,计划将在理论与计算电磁学、微波、毫米波射频电路与器件、天线与传播、电池兼容和电池复合材料、生物电磁学与应用、纳米电磁学与应用等6个方向上利用学校优势,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学校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编辑本段主要学术成就
  新加坡国立大学射频与微波中心主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2003年受聘于哈工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兼职教授和境外兼职博导,开始在我校招收博士生。与合作导师吴群教授共同培养博士生4名。其中已经毕业1名。派遣博士生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短期研究和联合培养2人次。作为合作人参与我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我校名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 1.从理论上根本解决了椭球波函数的精确计算问题并自主开发了相应的商用软件包,该技 术解决了一系列的科学应用问题,例如解决球状人头部比吸收率的计算、天线罩设计、球形谐振天线等。   2.从理论上提出了各种结构和材料中的电磁场并矢格林函数,被国际电磁理论界誉为“格林函数人”。
已有1人评分 理由
00d44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总评分: +100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1-6-7 20: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永祖现任香港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周永祖教授自1995年起担任美国依利诺伊大学Urbana-Champaign分校(UIUC)的计算电磁学及电磁学实验室总监。
  於1985年加入UIUC任教,其后被推许为创校教授及Y.T. Lo讲座教授。在此之前曾在斯价贝谢 - 道尔研究中心 (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 Ridgefield) 工作近五年并跃升至主管一职;周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并获电机工程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於1986年在美国获颁总统青年科学家奖。
  周永祖教授为国际杰出学者,专研电磁学及计算电磁学快速算法,学术著作甚丰,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评为文章被引用次数最多全球首0.5%学者之一,其教研成就备受肯定并屡获殊荣,曾悉心指导不少研究生及年轻教授,对他们日后亦同获殊荣居功至伟。[1]
学术造诣
  周永祖教授是电磁场与微波学界的大师级人物,是IEEE Fellow,OSA(美国光学学会) Fellow,IOP(英国物理学会) Fellow。担任电磁学界国际著名刊物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系列和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pplications主编,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Sensing副主编,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Technology、Radio Science、Electromagnetics 等学术刊物的客座主编。
研究领域
  周永祖教授研究领域广阔,主要包括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地下探测等研究方向,并在诸多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目前周教授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0余篇,会议论文420余篇,与他人合作获得8项美国专利。据ISI检索统计,他以第一作者所著的论文被引用多达2000余次,是论文引用率最高(top 0.5%)的作者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电磁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11-6-7 2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Weng Cho Chew (S’79–M’80–SM’86–F’93) was born in Malaysia,on June 9, 1953. He received the B.S.e, the M.S. and Engineer, and the Ph.D.degrees, all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in 1976, 1978,1978, and 1980, respectively. From 1981 to 1985, he was with 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 Ridgefield, CT, first as a Program Leader and then as a Department Manager. From1985 to 1990, he w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ampaign-Urbana, and he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teaching graduate courses in Waves and Fields in Inhomogeneous Media and Theory of Microwave and Optical Waveguides,and also supervises a 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 From 1989 to 1993, he was the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enter University ofIllinois. Presently, h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s Laboratory, also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He is author of Fast and Efficient Algorithms i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andWaves and Fields in Inhomogeneous Media, has published over 190 scientific journal articles and presented over 200 conference papers.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wave propagation,scattering, inverse scattering, and fast algorithms related to scattering, inhomogeneous media for geophysical subsurface sensing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lications. 
  Dr. Chew is a member of Eta Kappa Nu, Tan Beta Pi, URSJ Commissions B and F, and the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In 1986, he was an NSF 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He was an AdCom Member with the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ociety, and has been an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IEEE TRANSACTIONS OF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since 1984, of the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 since1996, and of Microwave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since 1996. He wa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Technology from 1989 to 1994, a Guest Editor of Radio Science in 1986,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 in 1989,and of Electromagnetics in 1995. His name has been listed many times inthe List of Excellent Instructors on campus.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资讯中心
企业生态
社区论坛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推广服务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