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楼主: 00d44 - 

微波通信射频电子科技名人集中贴-补充者奖励100积分+50金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2 1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 顿(Isaac Newton,1643~1727)

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1661年6月考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 1630~1677)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1664年牛顿经考试被选为巴罗的助手,1665年大学毕业。

在1665~1666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间,牛顿回到家乡。这两年牛顿才华横溢,作出了多项发明。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牛顿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及经典力学方面的成就详见本手册相关条目),这里着重从数学、光学、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成就作一些介绍。

 

(1)牛顿的数学成就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 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甩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 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他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验。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长条椭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的影响;用两个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 30~40倍。1671年他将此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顿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光学》第二篇描述了光照射到叠放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上的“牛顿环”现象的各种实验。除产生环的原因他没有涉及外,他作了现代实验所能想到的一切实验,并作了精确测量。他把干涉现象解释为光行进中的“突发”或“切合”,即周期性的时而突然“易于反射”,时而“易于透射”,他甚至测出这种等间隔的大小,如黄橙色之间有一种色光的突发间隔为 1/89 000英寸(即现今 2 854×10-10米),正好与现代波长值5 710×10-10米相差一半!

  《光学》第三篇是“拐折”(他认为光线被吸收)即衍射、双折射实验和他的31个疑问。这些衍射实验包括头发丝、刀片、尖劈形单缝形成的单色窄光束“光带”(今称衍射图样)等10多个实验。牛顿已经走到了重大发现的大门口却失之交臂。他的31个疑问极具启发性,说明牛顿在实验事实和物理思想成熟前并不先作绝对的肯定。牛顿在《光学》一、二篇中视光为物质流,即由光源发出的速度、大小不同的一群粒子,在双折射中他假设这些光粒子有方向性且各向异性。由于当时波动说还解释不了光的直进,他是倾向于粒子说的,但他认为粒子与波都是假定。他甚至认为以太的存在也是没有根据的。

  在流体力学方面,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这种阻力与液体各部分之间的分离速度成正比,符合这种规律的(如、空气与水)称为牛顿流体。

  在热学方面,牛顿的冷却定律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形成温差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在声学方面,他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强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他原来把声传播作为等温过程对待,后来 P.S.拉普拉斯纠正为绝热过程。

(3)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他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机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在牛顿《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牛顿在《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去论证其他的现象。”科学史家 I.B.Cohen正确地指出,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牛顿是从事实验和归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如微分、原子观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如积分,也包括天与地的综合、三条运动定律的建立等)。牛顿在《原理》中说过:“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当时牛顿表述的定律他称为公理,即表明由归纳法得出的普遍结论,又可用演绎法去推演出其他结论。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牛顿把他的书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好说明这一点。

  牛顿的方法论原理集中表述在《原理》第三篇“哲学中的推理法则”中的四条法则中,此处不再转引。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简单性原理(法则1),因果性原理(法则2),普遍性原理(法则3),否证法原理(法则4,无反例证明者即成立)。有人还主张把牛顿在下一段话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性原理:“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的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规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被爱因斯坦赞为“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工作者的纲领”。这是一个指引着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前进的开放的纲领。但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不可避免地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这是科学处于幼年时代的最高成就。牛顿当时只对物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作了初步系统研究,并且把时空、物质绝对化,企图把粒子说外推到一切领域(如连他自己也不能解释他所发现的“牛顿环”),这些都是他的致命伤。牛顿在看到事物的“第一原因”“不一定是机械的”时,提出了“这些事情都是这样地井井有条……是否好像有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问题,(《光学》,疑问29),并长期转到神学的“科学”研究中,费了大量精力。但是,牛顿的历史局限性和他的历史成就一样,都是启迪后人不断前进的教材。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2 1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伽 利 略(Galieo Galilei,1564~1642)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他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动手动脑、孜孜不倦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一个乐师和数学家之家,从小爱好机械、数学和音乐、诗画,喜欢做水磨、风车、船舶模型。17岁时虽遵父命入比萨大学学医,但却不顾教授们反对,独自钻研图书馆中的古籍和进行实验。1582年冬,托斯卡纳公爵的年轻数学教师O.里奇允许伽利略旁听,使他进人一个新世界。里奇擅长的应用力学与应用数学及生动的讲课,引导他学习水力学、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及实验,伽利略在此期间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古代数学与哲学书籍,阿基米德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他深受感染,他深情地说:“阿基米德是我的老师。”

  (2)善于观察,勤于实验

  伽利略对周围世界的多种多样运动特别感兴趣,但他发现“运动的问题这么古老,有意义的研究竟如此可怜。”他的学生维维安尼在《伽利略传》中记叙了1583年19岁的枷利略在比萨大教堂的情景:

  “以特有的好奇心和敏锐性,注视悬挂在教堂最顶端的大吊灯的运动——它的摆动时间在沿大弧、中弧和小弧摆动时是否相同……当大吊灯有规律地摆动时,……他利用自己脉搏的跳动,和自己擅长并熟练运用的音乐节拍……测算,他清楚地得出结论:时间完全一样。他对此仍不满足,回家以后……用两根同样长的线绳各系上一个铅球作自由摆动……他把两个摆拉到偏离竖直线不同的角度,例如30°和10°,然后同时放手。在同伴的协助下,他看到无论沿长弧和短弧摆动,两个摆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准确相等。他又另外做了两个相似的摆,只是摆长不同。他发现,短摆摆动300次时,长摆摆动40次(均在大角度情况下),在其他摆动角度(如小角度)下它们各自的摆动次数在同一时间间隔内与大角度时完全相同,并且多次重复仍然如此……·他由此得出结论,看来无论对于重物体的快速摆动还是轻物体的慢摆动,空气的阻力几乎不起作用,摆长一定的单摆周期是相同的,与摆幅大小无关。他还看到,摆球的绝对重量或相对比重的大小都引不起周期的明显改变……·只要不专门挑选最轻的材料作摆球,否则它会因空气阻力太大而很快静止下来。”

  伽利略对偶然机遇下的发现,不但做了多次实测,还考虑到振幅、周期、绳长、阻力、重量、材料等因素,他还利用绳长的调节和标度作成了第一件实用仪器——脉搏计。

1585年因家贫退学,回到佛罗伦萨,担任了家庭教师并努力自学。他从学习阿基米德《论浮体》及杠杆定律和称金冠的故事中得到启示。自己用简单的演示证明了一定质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只与比重有关。他利用纯金、银的重量与体积列表后刻在秤上,用待测合金制品去称量时就能快速读出金银的成色。这种“浮力天平”用于金银交易十分方便。1586年他写了第一篇论文《小天平》记述这一小制作。1589年他又结合数学计算和实验写了关于几种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这些成就使他于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教授, 1592年起移居到威尼斯任帕多瓦大学教授,开始了他一生的黄金时代。

在帕多瓦大学,他为了帮助医生测定病人的热度做成了第一个温度计,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液体温度计,利用带色的水或酒精作为测温物质,这实际上是温度计与气压计的雏形,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通过含液玻璃管把温度作为一种客观物理量来测量。

  伽利略认为:“神奇的艺术蕴藏在琐细和幼稚的事物中,致力于伟大的发明要从最微贱的开始”。“我深深懂得,只要一次实验或确证,就足以推翻所有可能的理由”。伽利略不愧是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3)破除迷信闯出新路

  伽利略认真读过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等著作,认为其中许多是错误的。他反对屈从于亚里土多德的权威,嘲笑那些“坚持亚里士多德的一词一句”的书呆子。他认为那些只会背诵别人词句的人不能叫哲学家,而只能叫“记忆学家”或“背诵博士”。他认为:“世界乃是一本打开的活书,”“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这本书是用各种几何图形和数学文字写成的。”

  他从小好问,好与师友争辩。他主张“不要靠老师的威望而是靠争辩”来满足自己理智的要求。他反对一些不合理的传统。例如他在比萨大学任教时就坚决反对教授必须穿长袍的旧规,并在学生中传播反对穿长袍的讽刺诗。他深信哥白尼学说的正确,他一针见血地笑那些认为天体不变的人,“那些大捧特捧不灭不变等等的人,只是由于他们渴望永远活下去和害怕死亡。”

  伽利略依靠工匠们的实践经验与数学理论的结合,依靠他自己敏锐的观察和大量的实验成果,通过雄辩和事实,粉碎了教会支持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对科学的禁锢,在运动理论方面奠立了科学力学的基石(如速度、加速度的引入,相对性原理、惯性定律、落体定律、摆的等时性、运动叠加原理等),而且闯出了一条实验、逻辑思维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新路(参见“伽利略的运动理论与科学方法”)。

(4)热爱科学,传播真理

  伽利略在帕多瓦自己的家中开办了一个仪器作坊,成批生产多种科学仪器与工具,并利用它们亲自进行实验。1609年7月,他听说荷兰有人发明了供人玩赏的望远镜后,8月,就根据传闻及折射现象,找到铅管和平凸及平凹透镜,制成第一台3倍望远镜,20天后改进为9倍,并在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最高塔楼顶层展出数日,轰动一时。11月,他又制成20倍望远镜并用来观察天象,看到“月明如镜”的月球上竟是凸凹不平,山峦迭起。他还系统观察木星的四颗卫星。1610年他将望远镜放大倍数提高到33,同年3月发表《星空信使》一书,总结了他的观察成果并用来有力地驳斥地心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可属偶然,但他不断改进设计,成批制造,逐步提高放大倍数,这不是一般学者、工匠或教师所能及的。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测得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与金星的盈亏变化,看到银河中有无数恒星,有力地宣传了日心说。

  (5)时代局限历史遗案

  1615年伽利略受到敌对势力的控告,他虽几经努力,力图挽回局面,但1616年教皇还是下了禁令,禁止他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传授或宣传日心说。以后伽利略表面上在禁令下生活,实际上写出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来为哥白尼辩护。该书于1632年出版,当年秋伽利略就遭到严刑下的审讯。1633年6月22日伽利略被迫在悔过书上签字,随后被终身软禁。在软禁期间他又写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一书,该书于1638年在荷兰莱顿出版。

  伽利略1642年1月8日病逝。终年78岁。

  科学的蓬勃发展早已证实了伽利略的伟大和教会的谬误,1979年梵蒂岗教皇保罗二世宣布对这一历史判决平反,只是平反来得过迟了。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2 22: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wluo 于 2009-12-12 22:44 编辑

高锟.jpg   
光纤之父-高锟
  中文名:高锟
  英文名:Charles K.Kao
  性别:男
  出生年代:1933年
  出生地: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
  现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轮流居住
  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33年11月4日出生在上海金山,住在法租界。父亲是国际法庭的律师,弟弟高铻。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著名诗人,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员。
  入学前,父亲聘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铻读四书五经。10岁,高锟就读世界学校(今日的国际学校),需要读中文之外,也要读英文和法文,学校聘请留法的学者回来教授,高锟开始接触中国之外的人事文化。
  高锟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就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尝试自制炸弹。最危险的一次是用红磷粉混合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途人。后来他又迷上无线电,很小便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全家移居台湾。1949年,又移民香港,他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在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1957年,高锟读博士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在其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师。1960年,他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其职位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正是在 这段时期,高锟教授成为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
  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1965年,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维通讯就会成功。1966年,在标准电话实验室与何克汉共同提出光纤可以用作通信媒介。高锟在电磁波导、陶瓷科学(包括光纤制造)方面获28项专利。由于他取得的成果,有超过10亿公里的光缆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宽带互联网,为全球各地的办事处和家居提供数据。
  由于他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得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
  1957~1960年任标准电话和电缆公司工程师,1960~1970年任标准电信实验室主任研究工程师。 
  1970到1974年高锟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74年又返回ITT工作。当时,光纤领域进入前生产阶段。他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劳诺克的光电产品部担 任主任科学家,后擢升为工程主任。
  1982年,他因卓越的研究与管理才能而被ITT公司任命为首位“ITT执行科学家”,主要在康尼迪克州的先进技术中心工作,1985年则在德国的SEL 研究中心工作。与此同时,他也担任耶鲁大学特朗布尔学院兼职教授及研究员。1986年,他被任命为合作研究主任。他也在标准电话电缆下属的标准电信实验室作研究。
  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
  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目前,他担任香港高科桥集团有限公司(Transtech Services Group Ltd.)主席兼行政总裁,并致力于高锟年轻时在做实验开发电信与信息。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所获成就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简单地说,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这一设想提出之后,有人称之为匪夷所思,也有人对此大加褒扬。但在争论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个人经历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1957)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附属标准通讯实验室(1960)
  香港中文大学
  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70-1974)
  校长(1987-1996)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首席科学家(1974)
  工程总裁、行政科学家(1982);
  研究事务总裁(1986)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
  香港高科桥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1996-)
学术荣誉
  美国硅酸盐学会摩尼奖(1976) 高锟(Charles K. Kao)
  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兰亭奖章(1977)
  英国兰克信托基金会兰克奖(1978)
  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摩理斯·H·利柏曼纪念奖(1978)
  瑞典艾力松基金会L·M·艾力松国际奖(1979)
  美国武装部队通讯及电子学会金章奖(1980)
  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亚历山大·格林姆·贝尔奖章(1985)
  美国马可尼基金会马可尼国际科学家奖(1985)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
  意大利热那亚市哥伦布奖章(1985)
  日本通讯及计算机促进基金会通讯及计算机奖(1987)
  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法拉第奖章(1989)
  美国物理学会新材料国际奖(1989)
  英国塞萨斯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0)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
  日本创价大学荣誉博士(1991)
  英国格拉兹高大学荣誉工程学博士(1992)
  SPIE金章奖(1992)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
  英帝国司令勋章(1993)
  英国达勒姆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4)
  世界工程组织协会杰出工程成就金章(1995)
  澳大利亚格理斐思大学第一服务荣誉博士(1995)
  第十二届日本国际赏(1996)
  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1997)
  诺贝尔物理学奖(2009)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2 2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wluo 于 2009-12-12 23:08 编辑

天才发明家-特斯拉



tesla.jpg
人物简介
  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史密里安,后加入美国籍。早年在巴黎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任职,因创造性的劳动,被转送到美国的爱迪生电器研究中心,与爱迪生(1847—1931)共同工作。
  他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后来,他开创了特斯拉电气公司,从事交流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的生产,并进行高频技术研究,发明了高频发电机和高频变压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用交流电作了出色的表演,并用他制成的“特斯拉线圈”证明了交流电的优点和安全性。
  1889年,特斯拉在美国哥伦比亚,实现了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至纽约的高压输电实验。从此,交流电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此后,他还从事高频电热医疗器械、无线电广播、微波传输电能、电视广播等方面的研制。
  为表彰他早在1896~1899年实现200 kV、架空57.6 m的高压输电成果,与制成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和在交流电系统的贡献,在他百年纪念时(1956年)国际电气技术协会决定用他的名字作为磁感强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1],简称特,符号是T,它是磁通量密度或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米长的导线,通过1安培的电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为1牛顿时,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就是1特斯拉。一般永磁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大约是0.4-0.7特,在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中,磁感应强度可达0.8-1.4特,通过超导材料的强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可达1000特,而地面附近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约只有0.5*10的-4次方特。
生卒时间
  1856年7月10日出生在距离格斯匹奇不远的斯密利杨;于1943年1月7日,卒于纽约的"纽约人"旅店.
教育背景
  传说,这位工程师在自己出生的斯密利杨和格斯匹奇读小学;中学毕业于卡尔洛瓦茨的拉可瓦茨.中学时代的特斯拉最喜爱读书,玩牌和养鸟.并且他在此后的一生中都养鸟.尼古拉特斯拉6岁时就曾改进过自己家附近的瓦格纳茨河上的一座旧磨房.
  中学毕业后的特斯拉得了两年霍乱,在那之后的1875年,他不顾父母希望他成为牧师的心愿,进入了格拉孜的综合技术学院学习.5年后,他被布拉格的查理大学技术系录取,但是由于经济原因,一年后他就工作了,在布达佩斯做设计工程师.他在那里参加了新的电话中心的建设,并改善了电话的设备和电话的声音效果.
特斯拉生平
  特斯拉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对他毁誉参半,甚至被归结为伪科学家。
  特斯拉是上个世纪之初少有的实验通才,他机电工程,无线电工程,流体工程,低温工程,地球物理,真空技术,飞行器技术方面等等都有专利成就。特斯拉在各个国家的所有专利,包括他所有未曾批准的专利和所有具有专利价值的各种发明,总共加起来有700多项。特斯拉不仅是科学家,致力于探索和把握的未知自然现象,而且是能工巧将,他的某些实验成就,比如说火球闪电的人工制造,是用今天用最先进的设备,也模仿不出来。特斯拉最有价值的成就是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发明了多相交流供电系统和交流感应电动机。他的最著名的发明是“特斯拉线圈”,这是一种分布参数高频共振变压器,可以获得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他是最早制作成功荧光灯和发现和研究X射线的科学家之一,并首先发现了红宝石激光效应,以及点电子显微镜效应。特斯拉还是无线电遥控的鼻祖,他使用谐振电路最早实现了计算机“与门”的逻辑原理,还最早阐述了雷达的原理,还最先用他自制的高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到了天外无线电脉冲信号,探测过宇宙射线,发明过一种革命性的无叶片涡轮机等等。
  特斯拉线圈的线路和原理都非常简单,但要将它调整到与环境完美的共振很不容易,特斯拉就是特别擅长这项技艺的人。特斯拉后来发明了所谓的“放大发射机”,现在称之为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用于无线输电试验。特斯拉的无线输电技术,值得一题。特斯拉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他的放大发射机,使用这种放大发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赫兹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这一系统与现代无线电广播的能量发射机制不同,而与交流电力网中的交流发电机与输电线的关系类似,当没有电力接收端的时候,发射机只与天地谐振腔交换无功能量,整个系统只有很少的有功损耗,而如果是一般的无线电广播,发射的能量则全部在空间中损耗掉了。特斯拉有生之年没有财力实现这一主张。后人从理论上完全证实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证明这种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效率极高,对生态安全,并且不会干扰无线电通信。只不过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能量广播和免费获取,在现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下,无人实际问津这种主张。
  特斯拉一生坎坷,他的成就与他敢于冒险的勇气密不可分,他“敢为天下先”,并且一干到底,哪怕此路不通。他所从事的极高电压的研究充满生命危险,并且常常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各种示范表演。他最拿手的好戏是让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通过自己的身体,展示出惊人的放电效应。在研究过程中,他受过电击,受过大剂量的X射线的照射,在研究磁暴线圈时,感受磁暴对生命意识的影响,而同样强度的磁暴能够让附近的金属箔挥发得无影无踪。在晚年还曾被出租车撞伤,尽量这样,他还是活到了八十六岁高龄,在旅馆中孤独逝世,终身未婚,将一身献给了科学事业。他逝世的时候,除了成吨的文件资料,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和遗言,真可谓来去无牵无挂,十分令人感动。特斯拉逝世以后,他的文件资料随即被美国政府抄收了去,被定为绝密情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拒绝向公众公开。
  特斯拉之所以在科学史中被“除名”,是因为他反对相对论,坚持传统的物理观,与当时蓬勃发展起来原子物理学格格不入,加之晚年遁世隐居,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因而他不太受正统的科学团体所欢迎,甚至被斥为卖弄江湖妖术的骗子,他的实验室也被描绘成散发出妖气的阴森森的中世纪炼丹术士的场所。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年为了实现他那最远大的抱负,实现全球的无线输送电力革命,筹建了沃登克里弗广播塔,后来马可尼先声夺人,抢先获得了无线电商业上的成功,因而特斯拉的这一计划胎死腹中,欠了投资人摩根一屁股债,摩根以他的经济和政治手腕,下令美国所有学校课本删除特斯拉的名字,从而一直影响到现在。后来,为了表彰他在交流电系统中的实际贡献,国际电工委员会将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命名为特斯拉。
  特斯拉在国际上特别受到崇拜,他以多才多艺的实践成就,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国外至今还有很多人探索他那些失传了的技艺。我觉得这与西方重视实践的良好倾向密切相关。特斯拉反对正统理论,他总是以自己设计的巧妙实验来说话,而不是空谈理论,因而,往往他对自己实验结果的解释是错误的,但对别的科学家而言,也常常因此而有意外的收获。在当今“组织化”了的社会中,很难出现第二个特斯拉式的人物了。社会高度的组织化,使人无需成为在各个领域都有成就的通才,每个人只要循规蹈矩,与他人良好合作,在自己狭小的领域内发挥好作用就能获得成功,无需拼搏,无需冒险。组织化了的现代人的很难认同特斯拉,而特斯拉的现代崇拜者也多是那些不愿循规导矩的人。不过,在西方正统科学团体内“科学已经终结”了的不和谐论调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重新认识到,实践是科学的源泉,是人与大自然联系的桥梁,理论已经脱离大自然现实如此之远,以至于举步维艰。所以在西方,特斯拉曾经有过的主张越来越受到正统科学界的重视,特斯拉的影响可以说是波及未来。
特斯拉生平大事纪
  1856 ——7月10号午夜特斯拉出生于利卡省(奥地利)斯米湾的一个塞尔维亚神职人员家庭。
  科技超人特斯拉手拿两个电光火球正在玩杂技1875-1878——在格拉茨工艺学校学习。
  1882——在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一公园散步时,特斯拉发现了可逆磁场。
  1883——在斯特拉斯堡他受雇于爱迪生大陆公司制造了第一个感应电机模型。
  1884——前往美国开始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
  1885——离开爱迪生,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开始生产多相交流电机和发电机。
  1888——5月16号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上作了题为“交流电输送和交流电机系统”的报告。
  1890——他公布了高频电对生理影响的结果。
  1891——作了题为“极高频率交流电实验及其在人造无线发光中的应用”的报告,申请了“共振传送器的星形振荡器”的专利。
  1892——来到伦敦,在皇家科学院作了题为“发光及其他高频现象”的报告,在电气工程师协会上作了“高压高频下的交流电实验”的报告,并在巴黎作了同样的报告。
  1893——在芝加哥世界展览会上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他让高频电流通过自己身体并演示了可逆磁场模型,即所谓的“特斯拉的旋转铁蛋”。
  1895——5月13号特斯拉在纽约的实验室毁于火灾。
  1897——在无线电工程技术领域他注册了20项发明专利。
  1898——注册了无线控制技术(在纽约中央公园的湖里进行了遥控自动化小艇的实验,取得极大成功。)
  1899——尼亚加拉水电站建成。
  1899-1900——在科罗拉多泉进行实验。
  1901-1905——在纽约附近的长岛建造Wardenclyffe塔。
  1909-1922——他只注册了机械方面的专利(泵、流速计、无叶涡轮)。
  1943——1月7号特斯拉在纽约宾馆逝世。
人物评论
  被历史遗忘的天才——前南斯拉夫科学家特斯拉
  尼哥拉.特斯拉(Nikola Tesal)
  1856~1943 前南斯拉夫
  特斯拉是和爱迪生同时代的发明家,磁感强度单位就是以他命名的,我们就从他发明的交流电与爱迪生之间的战斗说起吧。
  因为仰慕爱迪生,1884年特斯拉被巴切勒推荐到美国加入爱迪生的公司。特斯拉和爱迪生天生就属于水火不相融的人,他们两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爱迪生注重实践,是位凭经验在摸索中进行发明的人;特斯拉是那种注重理论的人,他觉得爱迪生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他认为实验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做基础,而不是像爱迪生那样光一根灯丝就做了1000多种尝试。
  有一次,特斯拉同爱迪生谈论起发电机的几种潜在的改革可能,爱迪生轻蔑地说:“如果你能做成,付你5万美元。”特斯拉用几个月的时间对发电机进行改革试验,把改革后的附件装入发电机后,他完全成功了。当他向爱迪生索取5万美元时,爱迪生却回答说:“特斯拉,你不知道我们美国人爱开玩笑吗?”因为特斯拉的才能过于突出,所以屡次受到爱迪生的排挤的迫害,愤然从爱迪生的公司辞职。
  1880年,特斯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交流电发电机。他坚信交流电终有一天会使供电范围更广,成本更低。爱迪生对这种设想则不屑一顾,不愿做认真考虑。
  离开爱迪生之后,特斯拉得到了乔治·威斯汀豪斯的支持,终于将交流电引向实际应用。1888年,特斯拉成功地建成了一个交流电电力传送系统。他设计的发电机比直流发电机简单、灵便,而他的变压器又解决了长途送电中的固有问题。这无疑大大打击了爱迪生大力推广的直流电(由于当时爱迪生在直流发电机上的收入颇丰,所以他不愿意进行其他研究)。
  爱迪生还是意识到交流电可以降低成本,这是无疑的,从经济角度来攻击交流电,势必要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就在交流电的其他方面做文章。他认识到,在19世纪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公众对电力还怀有畏惧心理:电力虽然可为人类带来利益,但它也可能杀人。所以,宣传高压的危险,是搅乱公众头脑最有效的办法。
  于是,他发行了一本题为《当心》的小册子,书中详细地列举了交流电的所谓种种危险,并把交流电的使用令人难以置信地描述为“枉费心机”。爱迪生还在《北美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电灯之危险》的文章,攻击交流电的使用。他说:“与我保持联系的一家电灯公司前些时候购下了一整套交流电系统的专利。对此,我表示抗议,内容都记在了公司的备忘录上。迄今,我已成功地说服他们不向公众推广这种系统,今天即使是我同意推广,他们也不会这样做。”
  爱迪生除了在舆论上压倒对方以外,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他还专门建立起一座巨大的试验室,雇用小学生们到街上去抓小猫小狗等牲畜做实验,残忍地将它们置于交流电下电死。他还疏通了纽约州监狱的官员,让他们答应将绞刑改为电刑,即改用特斯拉专利所提供的交流电的电刑。1890年8月6日,一名杀人犯威廉·凯姆勒在奥本坐上交流电椅死去。由于没有经验,当局所使用的电荷太弱,犯人只被电得半死。据当时媒体报道,这种恐怖的景象,比绞刑可怕得多。从此,交流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引起了恐惧,便成了死神的同义语。
  但是,实践证明交流电具备很多优点,所以特斯拉并没有被爱迪生的一连串攻击所吓倒。为了改变公众对交流电的印象,他聘请匹茨堡的记者E·H·海因希斯作为他的新闻顾问。在E·H·海因希斯的安排下,特斯拉在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的记者招待会上,用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点亮了电灯,甚至还熔化了电线,使在场的记者一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取得了极大的宣传效果。由此改变了公众对交流电的看法,使世界步入了交流电时代。
  1912年,由于特斯拉和爱迪生在电力方面的贡献,两人被同时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两人都拒绝领奖,理由是无法忍受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
  特斯拉除了在电力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发明发现也相当惊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非线性(即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问题,曾经说过他可以将地球一分为2。早在1912年特斯拉提出:“若把物体的振动和地球的谐振频率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几个星期内,就可以造成地动山摇、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是地球物理武器的关键,所以特斯拉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发明了特斯拉变压器,交流电摩打,现代电脑基础,无线通信,太阳能系统,雷达装置,机器人,死光,测谎仪,提出电磁射频武器概念...这些发明和发现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个时代,有的理论就连现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完美解答。特斯拉死后,美国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与实验作品全部没收,美国军方对他的论文研究至今也没有停止。这也更为特斯拉造就了一份神秘色彩。
  天才出于勤奋,为了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特斯拉终身不娶。他说:“电给我疲乏衰弱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一一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他为了把构思转变成现实发明,他舍不得睡觉,每天只睡2个多小时,最终独自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特斯拉的专利是他个人独自构思和撰写的,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发明人;而爱迪生的专利是靠他创立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庞大的实验队伍完成的,爱迪生因为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老板而拥有专利,爱迪生并不是真正的专利发明人;特斯拉于布拉格大学毕业,爱迪生小学未毕业,因此,一对一比较而言,独行侠特斯拉个人的科学与发明成就比完全依赖于商业研发团队的爱迪生个人的纯商业发明成就要伟大许多倍。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乖僻,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物理单位
  特斯拉英文为tesla(字首小写),符号表示为T,是磁通量密度或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在1960年巴黎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上,此单位被命名以纪念在电磁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美籍塞尔维亚发明家、电子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用以衡量特定区域通过的总磁通量,因而,减小面积便会增加磁通量密度。

特斯拉线圈
teslacoil.jpg
coil2.jpg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3 1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还好有特斯拉。我还担心没有呢

要是没有特斯拉我就去死。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3 14: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01.jpg
  姜景山  (1932.2.8—)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1962年获前苏联列宁格勒乌里亚诺夫电工学院,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从事微波遥感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CO-SPAR中国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是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在建立和发展我国微波遥感技术及理论体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合作主持了遥感工程专项,建立了遥感技术基础设施,推动了其应用。自1986年起,系统的研究了我国遥感监测自然灾害技术系统,提出并建立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测的遥感信息“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成为我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曾列为“八五”科技攻关十大世界领先成果之一。他的这些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部委特等、一等奖。
  在我国率先进行航天微波遥感技术发展工作。1991年出任我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技术论证组副组长,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兼“神州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主任设计师,在该系统中首次采用多模态机制,首次实现笔形波束散射计海洋风场测量新机理。该系统2002年12月发射成功,在轨期间系统工作正常,获取了大量有效数据 ,实现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大大推动了我国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展。获“国家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章和首届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培养了多名科技骨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了专著。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3 14: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feihong88 于 2009-12-13 15:07 编辑

中国微波奠基者林为干院士
林为干

林为干1919年10月生,广东台山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林为干院士是微波理论专家,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在《中国科学》、《J.A.P》、《IEEEMTT》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1951。培养出50余位博士,曾为全国之冠。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全国劳模。著有《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电磁场理论》等。
目录

1 简介
2 生平
3 微波之父
4 贡献
5 发表论文
6 教育事业
7 一生荣誉
8 相关词条


林为干-简介  
林为干

1919年10月20日生于广东台山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微波理论学家、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在岭南大学、华南工学院任教。1957年调至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曾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已培养出120多名硕士、近50名博士和两名博士后,其中3名博士因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表彰。

《关于一腔多模的微波滤波器理论》首先发现一个圆柱谐振腔中有5个同谐振频率的简并模可资利用,受到同行们的重视,至今仍广被引用。在发表的百篇科学论文中,保角变换应用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英国马可尼丛书》第二卷大量引用他的外圆内矩的特种截面的数据和公式,认为其特性抗阻的公式和数据是当时最准确的。对高校教学作出了贡献,1989年获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1979年以来已出版著作四部:《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和《电磁场理论》共300多万字。近十年来,发表论文近百篇,分别发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由于他的突出贡献,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十多项,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曾任成都市科协主席,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现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士、微波专业主任委员会主任委员。1980年以来他多次赴美、英、德、加拿大等国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是美国IEEE高级会员、IEEEMIT北京分会主席,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曼托巴大学、日本九洲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2003年5月荣获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名誉博士学位。

林为干-生平  


林为干

中科院学部委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博士导师。1919年10月出生,1939年清华大学毕业,195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在岭南大学、华南工学院任教。1957年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曾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现已培养出120多名硕士、近50名博士和两名博士后,其中3名博士因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表彰。1979年以来已出版著作四部:《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和《电磁场理论》共300多万字。

近十年来,发表论文近百篇,分别发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由于他的突出贡献,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十多项。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林为干教授曾任成都市科协主席,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现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士、微波专业主任委员会主任委员。1980年以来他多次赴美、英、德、加拿大等国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是美国IEEE高级会员、IEEEMIT北京分会主席,美国加洲伯克利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曼托巴大学、日本九洲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

林为干-微波之父  
微波(通常是指波长为1米至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形成为一门技术科学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在二次大战期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时出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微波的研究集中在雷达方面。在这以后,随着应


用研究的不断




扩展,微波理论与技术日趋完善而又不断向纵深及交叉学科发展。《微波理论与技术汇刊》1994年7月号的3位法国学者认为近代卫星广播通信业所用的多模技术是由拉贡(Ragan)及林为干提出来的,其发展的基础是根据林为干及库恩(Cohn)的工作。此项工作至今尚在发展。

林为干对传输线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拓宽和发展了保角变换在电磁场中的应用。他从1962年在《物理学报》18卷首页上发表的《关于外矩内圆同轴线的工作特性》论文后的30年内,连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这方面的论文,其理论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他和助手钟祥礼副教授发表在《物理学报》1963年第4期的论文《传输线特性阻抗的一个新计算方法》被国外学者称为“林、钟方法”。英国1972年出版的马可尼丛书第2卷第4章的作者哥斯顿(Gunston)认为林、钟的方法是到那时为止最准确的方法。林为干于1979年1月和1980年9月先后在《电子学报》上发表的《椭圆直波导理论》、《扇形、椭圆、半椭圆波导的研究》这两篇重要论文,纠正了国外的某些结论,成功地为中国制定椭圆直波导标准尺寸提供了依据。
改革开放后,林为干开展了毫米波技术和宽带光纤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正是由于他在国内微波理论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香港中文大学在1993年邀请林为干做学术报告时,尊他为“中国微波之父”。

林为干-贡献


科学研究

林为干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50年来在此领域耕耘至今,其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在闭合场理论方面,他发表了“一腔多模拟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在开放场方面他提出了“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和“三角波导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现了有介质平面上双像的现象,对介质球的镜像理论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林为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集中在电磁场的数理方面,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五十年,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41号。

林为干-发表论文  



论文

1.“W.Lin,JournalofElectrostatics”,36,1995,129-137

2.“双扭线和双曲线波导”,A-1,pp.1-3(2001,全国微波会议)
3.“Theoryofdnfunctionwaveguide”,IP-1pp.1-4,ILLM2001,Nov.2001,Shanghai;
4.“dn函数波导理论”,微波学报,V.17增刊,pp.1-5,2001;
5.“ACirticalStudyoftheSammpleCurvesoftheThreeEllipticFunctionsnw,cnwANDdnwatw=u+jK/2andw=K/2+jv”,J.ofElectromagn.WaveandAppl.V.16,N.5,pp.702-710,2002。

林为干-教育事业
林为干回国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国内熟悉微波技术的人很少。当时高等学校主要是使用前苏联的教材,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用上中文的教科书,他在工作繁忙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在短期内掌握了俄译汉的技巧,组织




并亲自译校了多种前苏联的高校教材,为培养新中国的第一批电子专业学生作出了贡献。1956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随之在国内建立了4个属中国科学院建制的现代化的研究所。其中的电子学研究所请林为干讲学,介绍前苏联和英、美各国有关电子学的进展和基本原理,历时3个月,为中国电子学特别是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的发展培训了首批骨干队伍。

在1959—1978年期间,林为干先后为中国的各研究所、工厂的科技人员和高校的教师系统地讲授了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和电磁场理论等课程,并将这些讲稿整理出版了4部专著:《微波网络》(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微波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1979)、《电磁场工程》(邮电出版社,1982)和《电磁场理论》(邮电出版社,与助手合作,1984)共计380万字。这些著作对提高中国电子科学技术队伍的理论水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微波理论与技术》一书于1987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电磁场工程》一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1988年林为干由于在微波理论方面的贡献而单独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年在他70周岁时,电子工业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微波场论与应用研究论文选集》。  
在国内,林为干早在1952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由他带出的研究生,有不少已成为国内很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1978年国家学位制度实施以来,林为干领衔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当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点,198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点,1985年则成为国家首批建立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截至1994年,由他指导而获得博士学位的就有63人,是中国带出博士生最多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中国最早带博士生的指导教师之一。由于他带的博士数量多,成才好,1989年获得“优秀教育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林为干-一生荣誉  


美国IEEE高级会员、IEEEMIT北京分会主席,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曼托巴大学、日本九洲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2003年5月荣获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名誉博士学位。

2003年的春天,一封来自太平洋彼岸的信函飞到我校林为干教授手中。美国伊利诺理工大 学在5月18日春季毕业典礼上,将授给林为干教授最高学术荣誉——文学科学博士。他们已经为林为干先生准备好了博士袍,并邀请他做微波专题报告。获得这个崇高荣誉的林为干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林先生幽默地告诉我,1950年获得美国哲学博士,是靠他自己奋斗争取得来的。50多年后的 今天,获得美国文学科学博士,是别人送来的荣誉。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林先生一个丰满的灵魂,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已是83岁高龄的林先生,大半个世纪的科教生涯,相随着他的是无数个第一与之最。他是我国电磁理论科学和微波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一级教授,是我国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的人。美国、中国香港学者都称他是中国的微波之父(出自其导师 Whinnery之口,见IEEE历史中心,1993年)。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是林为干先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生存的竞争,就是智慧 的竞争。他常常告诫学生的话——“你们要做一辈子研究生”,也成为他终身实践的诺言。可以说,林先生是中国最勤奋的学者之一,到了耄耋之年仍然每天笔耕不懈。平均每年他至少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发表在美国或加拿大学术期刊上。上百篇的科学论文大多数都发表在国外学术杂志上,炳耀着他事业的领空。他说这些文章之所以没有在国内发表的原因是在中国,很难找到他论文的审稿人。
在微波基础研究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林先生,其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他如数家珍地告诉笔者,他的博士论文《一腔多膜微波滤波器》,1951年8月号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的第一页;他的论文《大功率微波滤波器》,1979年发表在美国《电磁波与应用》学报 上的第一页;他的论文《不均匀介质波导理论》,1981年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杂志上的第一页;他的《镜像理论》,1995年12月发表在美国《静电》学报上的第一页……1999年8月的《电磁波及应用》学报第一页上刊出了他的关于新型五边形的大功率波导理论与实验,冲破波导只能是四边形以下的禁区。这一个个第一页,孕育了无数的影响力与创新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林为干教授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03年初,传来喜讯,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国 家科学技术奖中,林先生的博士生喻志远、周晓军和他本人三位教授的“波导及计算电磁理论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在他获得的诸多“科技进步理论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育成果国家级特等奖”、“香港何梁何利奖”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荣誉最 高,我国能获得此殊荣的科学家,实在是为数不多。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的封面林为干先生,被评为在我国电子类学科中培 养博士生最多最好的导师。他前后培养的博士生有60多人,有一半以上在美国或加拿大等地工作。难怪他的学生得知他要去美国的消息后,高兴地纷纷来电,盼望导师去他们的家里做客。
(一)
伟大的人生源自年少的梦想。
1919年,林为干先生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在他孩提时代就目睹了被外国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聆听过父辈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遂后,他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用科学拯救祖国。他明白,为科学而献身的人,不仅需要学习异常刻苦,而且还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踢足球、游泳、长跑、打乒乓球,都是他酷爱的体育项目。1935年,他以家乡的状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祖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升腾起的热望,使他忘记了饭难饱肚的灾难和凛冽北风的凌辱。圆明园废墟迸射出的愤怒,使他省悟到,“不发展科学的国家必然受欺辱”。读书勤奋,勇争第一的精神,孕育着他良好的学风与习惯。1937年,在日本侵略的炮声中,他的学业随清华大学搬迁到长沙,后又迁移到昆明,直至1939年完成。在昆明西南联大,聚集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精华,师生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简陋的校舍里,走出了多少像林为干先生这样的世界级科学家。1940年至1945年期间,林为干在昆明交通部工作,希望实现满怀的梦想。那时,他经常把本来就不多的吃穿费用节省下来寄给参加抗日的二哥。为革命而捐躯的二哥,使他更加清醒认识到,祖国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二)
船帆扬起了爱国者的满腔热血,追求科学的力量推动着太平洋的海风和海浪。1945年,林为干考取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生。在开往美国的轮船上,他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心中高喊着,祖国,我一定要实现科学的梦想,学成回国建设您!
科学的尊严和科学的力量都是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中孕育和展现出来的。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5年间,林为干宽厚而饱满的额头凝聚着智慧的源泉,犀利有神的目光,能从瞬息即逝的事物中抓住永恒的真理。1950年6月,他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微波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受微波学界的重视。多年来,国际上公认他把圆柱谐振腔简并模的应用从两个扩展到五个,至今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950年至1951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指导的研究生,把一腔多膜理论应用于球形谐振。这一研究成就,引起世界学者的关注。光明的智慧与智慧的光明伴随着林先生治学之路。
当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世界东方站起来的时候,伍修权同志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海外游子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林为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要回国,去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一个个学子从旧金山起航回国时,他都要开着汽车一一去送行。“祖国在召唤着我们”,他逢人便说。放弃国外的小汽车,回国骑自行车;不穿国外的闪光皮鞋,回国穿布鞋,林为干曾经如是说。笔者想起了徐志摩所言:论精神我主张贵族主义,论物质我主张平民主义。终于,1951年8月,林为干通过多次争取,谢绝了高薪,摆脱了刁难,怀着满腔抱负,踏上了回归的甲板,向着太阳,破浪前进。
从此,他把自己紧紧地捆在了黄帝的战车上,把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牢牢连在了一起。是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所说: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不仅和环境抗争能取得胜利,而且和自己抗争也能获胜。林为干回来了,祖国欢迎着他。年轻有为的林为干,先后登上了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的讲台,担任教授职务,并担任了华南工学院电讯系第一任系主任,培养出新中国的第一批电讯人才,填补了我国微波技术的空白。
1956年,我国第一所电子类国防类高校在成都筹建,当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林为干教授,毅然来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并立即投入艰难的筹建工作。他要培养我国自己的科学大军,他要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
1957年,林为干教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院长助理。他先后创建了无线电物理系和应用物理研究所。在电磁理论、微波技术、光纤技术、电磁辐射与散射等领域均走在世界学科研究前沿。20世纪60年代初,他与钟祥礼副教授合作发表的《矩形内导体圆柱外导体同轴线的特殊性研究》论文,建立的计算公式,被英国《马可尼》丛书第二卷大量引用,丛书根据他们的计算公式制成了曲线图表,和其他六七个欧美科学家(包括谢昆诺夫这样的微波理论创始人)的计算公式相比,他们的计算公式最准确,最便于计算和估值,被誉为“林钟方法”。正是他有双洞察秋毫的慧眼,盯住了目标,看准了方向和“神游冥想”积极思维的学术风格,使他假以时日获取成功。
(四)
黑格尔说,一切存在都是有道理的。生活的挫折、不幸和遗憾赐予了我们不可多得的机会——体味生命的完整和真实,丰富生命的营养。
在那个旷古未闻的错位年代,即使被关牛棚、下放劳动,林为干教授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和研究,依然坚持订阅外文期刊,了解国际上的最新科技动态。
下放到重峦叠嶂的西昌湾丘“五七”干校的日日夜夜里,大渡河水目睹了春华秋叶、晨霜暮雪、电闪雷鸣、风起云涌,一劫复一劫,不动声色,这是深邃的意境么?林为干教授在那里甩过牛鞭,扛过锄头,拿过火铲……他凭着那装满知识的头脑,把一道道泉水引上山来,要把这干涸的湾丘变成塞上江南。他心里明白,只有科学才能摆脱贫困。他把劳动后的空余,全部利用起来进行思考和著说。厚爱时间,给他丰厚的回报是,五部著作诞生了。《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电磁场理论》等共三百多万字都成为我国科技人员及师生学习的重要读物、美国硅谷的大学的教科书。他对美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自然宇宙的理解,全被悉数镌刻在他的著作与事业中。
(五)
知识给予人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科学的春天,1978年,林为干教授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荣获大会颁发的“微波理论与技术”科学研究成果奖。同时他的著作获得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同年,他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79年《中国科学》(英文版)发表了他撰写的《椭圆直波导理论》一文,为国家制定椭圆波导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1980年春,林为干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他被任命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肩负起学院发展的行政职务。
20世纪80年代初,毫米波技术是我国才开展研究的前沿课题,林为干教授率领他的研究班子,开展了从8mm到3mm频段前端接收技术的全面研究,以及有源无源的关键电路的研究。到1987年已有四项研究获得部级成果鉴定,特别是宽带毫米波源,已达到1986年世界先进水平,被国内同行广泛应用,为开拓我国毫米波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静电子新研究与混合颗粒煤质电磁波理论》被国内外专家看好,丰富和发展了电磁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影响力。 1987年他的学术著作《微波场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林为干以他自己的坦诚、睿智、幽默和博闻强识,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聘请他为访问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聘请他去讲学;1984年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邀请他为客座教授。他还到日本九州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讲学。他多次去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1986年会主席还邀请林为干教授作特约报告。他作的《中国的微波科学研究》报告,概括地介绍了新中国微波与光波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及动态,受到大会的长时间鼓掌欢迎。此时他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荣耀。
(六)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林为干教授也正是用这种思想培养着他的学生,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林先生的学生秉承了导师的教育思想,思想是真正的财富,遇事多想一想,需要另辟蹊径,需要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需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独立向上的人格力量。多一份思考,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因而林先生的学生也是优秀的 ——他们已经拥有了诸多的成功习惯、决心、意志、勤奋、耐心、思考及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志,还有那自信与自尊。
林先生说,他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如今还与学生一起一边学习,一边出成果。人越老,头脑储备的知识就越丰富。虽然现在限于腿脚不灵,但是头脑却越用越灵活。他认为他的学生们一定能超过他,这是历史的必然。林先生已搏击了人生世道,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限智慧,对一切事物均能运筹帷幄。在他的生命时钟中,一分钟等同于数年之长,因为它蕴涵着经验的真知灼见。这一分钟犹如秋天的果实,成熟且灌满浆汁,包含着属于完美、营养和欲望的物质。笔者问林为干先生,作为一个科学家,无数个第一是你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吗?他笑着告诉我,他一生最引人自豪的事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能为国家出力。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3 15: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feihong88 于 2009-12-13 15:12 编辑

 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
01.jpg
简介
  丹麦物理学家。1777年8月14日生于兰格朗岛鲁德乔宾的一个药剂师家庭。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学,1799年获博士学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国访问,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及化学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他曾对物理学、化学和哲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他是一位热情洋溢重视科研和实验的教师,他说:“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因此受到学生欢迎。他还是卓越的讲演家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议成立丹麦科学促进协会,创建了丹麦第一个物理实验室。
  1908年丹麦自然科学促进协会建立“奥斯特奖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1934年以“奥斯特”命名CGS单位制中的磁场强度单位。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设立“奥斯特奖章”,奖励在物理教学上做出贡献的物理教师。
科学成就
  1.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安培和毕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富兰克林曾经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更坚定了他的观点。当时,有些人做过实验,寻求电和磁的联系,结果都失败了。奥斯特分析这些实验后认为:在电流方向上去找效应,看来是不可能的,那么磁效应的作用会不会是横向的?
  在1820年4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奥斯特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2.其它方面的成就
  奥斯特曾经对化学亲合力等作了研究。1822年他精密地测定了水的压缩系数值,论证了水的可压缩性。1823年他还对温差电作出了成功的研究。他对库仑扭秤也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奥斯特在1825年最早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以致这项成就在冶金史上归属于德国化学家F.维勒(1827)。他最后一项研究是40年代末期对抗磁体的研究,试图用反极性的反感应效应来解释物质的抗磁性。同一时期M.法拉第在这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奥斯特及其法国的同辈。法拉第证明不存在所谓的反磁极。并用磁导率和磁力线的概念统一解释了磁性和抗磁性。不过,奥斯特研究抗磁体的方法仍具有很深的影响。
  3.出版了《奥斯特科学论文》集
  他的重要论文在1920年整理出版,书名是《奥斯特科学论文》。
趣闻轶事
  1.磁针的跳动,使他激动得摔了一跤
  奥斯特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当务之急是怎样找到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奥斯特仔细地审查了库仑的论断,发现库仑研究的对象全是静电和静磁,确实不可能转化。他猜测,非静电、非静磁可能是转化的条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电流和磁体有没有相互作用的课题上去。他决心用实验来进行探索。
  1819年上半年到1820年下半年,奥斯特一面担任电、磁学讲座的主讲,一面继续研究电、磁关系。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以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作了许多次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在导线的上方和导线的下方,磁针偏转方向相反。在导体和磁针之间放置非磁性物质,比如木头、玻璃、水、松香等,不会影响磁针的偏转。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2.设立奥斯特奖章
  奥斯特的功绩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为了纪念他,国际上从1934年起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还专门设立了奥斯特奖章,来奖励教学有成绩的优秀物理教师。
单位说明
  在厘米·克·秒制单位里,磁场强度的单位是这样规定的:把具有1单位磁场强度的磁极放在磁场里的某一点,如果作用在这个磁场上的磁场力正好是1达因,那么这一点处的磁场强度就叫做1厘米·克 ·秒制磁场强度单位,或者叫做1奥斯特。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3 15: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feihong88 于 2009-12-13 15:11 编辑

02.jpg
伏特简介
  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英文名(Alessandro Volta),1745年2月18日出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里。他的父亲和一位高贵的妇女结婚之前,一直是耶稣会的一位新教徒,已有十一年之久,这位妇女也是一位宗教信仰很深的人。
  伏特的父亲有三位担任圣职的兄弟,有九个儿女,其中五个加入教会。伏特非常崇拜他担任副主教的兄弟和他最好的朋友、大教堂牧师加托尼。但伏特在接受耶稣会教育后,宁愿过一种世俗生活,虽然他周围的宗教社会整个说来还是快乐的,热爱生活的,而且是相当开明的。
  伏特和一位歌女同居了多年,但在大约五十岁时却和另一女人结了婚。他的妻子被描述为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高贵、富有和聪慧。
伏特发明经历
  伏特出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里。他是电池的发明人。他对科学的爱好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十九岁时他写作了一首关于化学发现的六韵步的拉丁文小诗。伏特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许多书,他的好友加托尼送给他一些仪器,并在家里让出了一间房子来支持他的研究。伏特十六岁时开始与一些著名的电学家通信,其中有巴黎的诺莱和都灵的贝卡里亚。贝卡里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国际知名的电学家,他劝告伏特少提出理论,多做实验。事实上,伏特年青时期的理论思想远不如他的实验重要。随着岁月的流逝,伏特对静电的了解至少可以和当时最好的电学家媲美。不久他就开始应用他的理论制造各种有独创性的仪器,用现代的话来讲,要点在于他对电量、电量或张力(如他自己所命名的)、电容以及关系式Q=CV都有了明确的了解。
  伏特制造的仪器的一个杰出例子是起电盘[1]。一块导电板放在一个由摩擦起电的充电树脂"饼"上端,然后用一个绝缘柄与金属板接触,使它接地,再把它举起来,于是金属板就被充电到高电势,这个方法可以用来使莱顿瓶充电。这种操作可以不断地重复。这一发明是非常精巧的,以后发展成为一系列静电起电机。伏特强烈地感到,他必须定量地测定电量,于是他设计了一种静电计,这就是各种绝对电计的鼻祖,它能够以可重复的方式测量电势差。他还为他的静电计建立了一种刻度,根据电盘的发明,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确定他的单位是今天的13,350伏。1775年由于起电盘的发明,使伏特担任了科莫一些学校的物理教授。他的名声开始扩展到意大利以外,苏黎世物理学会选举他为会员. 伏特的兴趣并不只限于电学。他通过观察马焦雷湖附近沼泽地冒出的气泡,发现了沼气。他把对化学和电学的兴趣结合起来,制成了一种称为气体燃化的仪器,可以用电火花点燃一个封闭容器内的气体。他在三十二岁时去瑞士游历,见到了伏尔泰和一些瑞士物理学家。回来后他被任命为帕维亚大学物理学教授,这是伦巴第地区最著名的大学。他担任这个教授职务一直到退休,正是在那里他作出了他的划时代的发现。
  伏特于1792年去国外作另一次长途游历,到了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他访问了一些最著名的同行,例如拉普拉斯和拉瓦锡(1743-1794),有时还和他们共同做实验。他当时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通迅院士,不久又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的外国会员。
  伏特在四十五岁生日后不久,读到了伽伐尼1791年的文章,这促使他去作出了最大的发明和发现。他开始还有些犹豫,但不久他就开始了工作,用伏特的话说,他实验的内容"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因而它们看来是惊人的"。起初他同意伽伐尼用蛙做莱顿瓶的观点,但几个月后,他开始怀疑蛙主要是一种探测器,而电源则在动物之外,他还注意到,如果两种相互接触的不同金属放在舌上,就会引起一种特殊的感觉,有的是酸性的,有时是碱性的。他假定,并且也能令我们惊叹的静电测量证明,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和锌接触时会得到不同的电势。 他测量了这种电势差,得到的结果与我们现在所知的它们之间的接触电势差没有多大差别。至少当连接肌肉和神经的金属电弧是双金属时,只要假定蛙是一种非常灵敏的静电计,伽伐尼实验就到了解释。当然,伽伐尼回答说,甚至当金属电弧是单金属的时,他也能够观察到肌肉的收缩。这是一种严峻的反对意见,伏特对这些指出了金属的不纯和其他原因来为自己辨解。
  伏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使他发明了伏特电堆,这是历史上的神奇发明之一。伏特发现导电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属,它们接触时会产生电势差;第二类是液体(在现代语言中称为电解质),它们与浸在里面的金属之间没有很大的电差。而且第二类导体互相接触时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电势差,第一类导体可依次排列起来,使其中第一种相对于后面的一种是正的,例如锌对铜是正的,在一个金属链中,一种金属和最后一种金属之间的电势差是一样的,仿佛其中不存在任何中间接触,而第一种金属和最后一种金属直接接触似的。伏特最后得到了一种思想,他把一些第一种导体和第二种导体连接得使每一个接触点上产生的电势差可以相加。他把这种装置称为"电堆",因为它是由浸在酸溶液中的锌板、铜板和布片重复许多层而构成的。他在一封写给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1743-1820)的著名信件中介绍了他的发明,用的标题是《论不同导电物质接触产生的电》。电堆能产生连续的电流,它的强度的数量级比从静电起电机能得到的电流大,由此开始了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
  伏特最伟大的成就是在他达到相当高龄(五十五岁)时得到的,它立即引起所有物理学家的欢呼。1801年他去巴黎,在法国科学院表演了他的实验,当时拿破仑也在场,他立即下令授予伏特一枚特制金质奖章和一份养老金,于是伏特成为拿破仑的被保护人, 正如二十年前,他曾经是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被保护人一样。1804年他要求辞去帕维亚大学教授而退休时,拿破仑拒绝了他的要求,赐予他更多的名誉和金钱,并授予他伯爵称号。他对政治毫不关心,只专心于他的研究。
  伏特在完成了电堆工作后,实际上就从舞台上消失了。对他的发现的利用完全落在其他人身上。他可能是年纪太大了,无法再与年青的新生力量竞争,也可能在心理上受到了他以前的巨大成就的阻碍。他没有脱离过学校,他的工作可能太个人化了,他的著作与教学中缺乏正规的数学,可能限制了他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伏特最后八年是在他的坎纳戈别墅和科莫附近度过的,他完全过一种隐居的生活。1827年伏特去世,终年八十二岁。
伏特的一生
  伏特所受的教育主要是拉丁文、语言学和文学。他有时写作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十四行诗,以及拉丁文颂诗。他对科学的爱好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十九岁时他写作了一首关于化学发现的六韵步的拉丁文小诗。他居住的科莫周围地区甚为繁华,与瑞士的交通也非常便捷。奥地利政府当时信奉自由主义,因此这一地区的富豪们都过着一种悠闲舒适的生活。
  伏特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电学实验,他读了他能够找到的许多书,对这工作深感兴趣。他的好友加托尼送给他一些仪器,并在家里让出了一间房子来支持他的研究。伏特十六岁时开始与一些著名的电学家通信,其中有巴黎的诺莱和都灵的贝卡里亚。
  贝卡里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国际知名的电学家,他劝告伏特少提出理论,多做实验。事实上,伏特年青时期的理论思想远不如他的实验重要。随着岁月的流逝,伏特对静电的了解至少可以和当时最好的电学家媲美。不久他就开始应用他的理论制造各种有独创性的仪器,用现代的话来讲,要点在于他对电量、电量或张力、电容以及关系式Q=CV都有了明确的了解。1769年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
  伏特制造的仪器的一个杰出例子是起电盘。一块导电板放在一个由摩擦起电的充电树脂“饼”上端,然后用一个绝缘柄与金属板接触,使它接地,再把它举起来,于是金属板就被充电到高电势,这个方法可以用来使莱顿瓶充电。这种操作可以不断地重复。这一发明是非常精巧的,以后发展成为一系列静电起电机。
  伏特强烈地感到,他必须定量地测定电量,于是他设计了一种静电计,这就是各种绝对电计的鼻祖,它能够以可重复的方式测量电势差。他还为他的静电计建立了一种刻度,根据电盘的发明,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确定他的单位是今天的13,350伏。
  由于起电盘的发明,1774年伏特担任了科莫皇家学校的物理教授,1779年任帕维亚大学物理学教授。他的名声开始扩展到意大利以外,苏黎世物理学会选举他为会员。
  伏特的兴趣并不只限于电学。他通过观察马焦雷湖附近沼泽地冒出的气泡,发现了沼气。他把对化学和电学的兴趣结合起来,制成了一种称为气体燃化的仪器,可以用电火花点燃一个封闭容器内的气体。
  伏特在三十二岁时去瑞士游历,见到了伏尔泰和一些瑞士物理学家。回来后他被任命为帕维亚大学物理学教授,这是伦巴第地区最著名的大学。他担任这个教授职务一直到退休,正是在那里他作出了他的划时代的发现。
  伏特于1792年去国外作另一次长途游历,这次并不限于邻近的瑞士,而是到了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他访问了一些最著名的同行,例如拉普拉斯和拉瓦锡,有时还和他们共同做实验。他当时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通讯院士,不久又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的外国会员。
  伏特在四十五岁生日后不久,读到了伽伐尼1791年的文章,这促使他去作出了最大的发明和发现。他开始还有些犹豫,但不久他就开始了工作,用伏特的话说,他实验的内容“超出了当时已知的一切电学知识,因而它们看来是惊人的”。
  起初他同意伽伐尼用蛙做莱顿瓶的观点,但几个月后,他开始怀疑蛙主要是一种探测器,而电源则在动物之外,他还注意到,如果两种相互接触的不同金属放在舌上,就会引起一种特殊的感觉,有的是酸性的,有时是碱性的。
  他假定,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和锌接触时会得到不同的电势。他测量了这种电势差,得到的结果与我们现在所知的接触电势差没有多大差别。至少当连接肌肉和神经的金属电弧是双金属时,只要假定蛙是一种非常灵敏的静电计,伽伐实验就到了解释。当然,伽伐尼回答说,甚至当金属电弧是单金属的时,他也能够观察到肌肉的收缩。这是一种严峻的反对意见,伏特对这些指出了金属的不纯和其他原因来为自己辨解。
  伏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发明了伏达电堆,这是历史上的神奇发明之一。
  伏特发现导电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属,它们接触时会产生电势差;第二类是液体(在现代语言中称为电解质),它们与浸在里面的金属之间没有很大的电差。而且第二类导体互相接触时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电势差,第一类导体可依次排列起来,使其中第一种相对于后面的一种是正的,例如锌对铜是正的 ,在一个金属链中,一种金属和最后一种金属之间的电势差是一样的,仿佛其中不存在任何中间接触,而第一种金属和最后一种金属直接接触似的。
  伏特最后得到了一种思想,他把一些第一种导体和第二种导体连接得使每一个接触点上产生的电势差可以相加。他把这种装置称为“电堆“,因为它是由浸在酸溶液中的锌板、铜板和布片重复许多层而构成的。他在一封写给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的著名信件(用法文写的)中介绍了他的发明,用的标题是《论不同导电物质接触产生的电》。
  电堆能产生连续的电流,它的强度的数量级比从静电起电机能得到的电流大,因此开始了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阿拉果在1831年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了对它的一些赞美:“……这种由不同金属中间用一些液体隔开而构成的电堆,就它所产的奇异效果而言,乃是人类发明的的最神奇的仪器。”他描述了当时所知道的一切情况,我们必须记住,在1831年,电流还没有什么重要的实际应用。
  伏特最伟大的成就(伏达电堆)是在他达到相当高龄(五十五岁)时得到的,它立即引起所有物理学家的欢呼。1801年他去巴黎,在法国科学院表演了他的实验,当时拿破仑也在场,他立即下令授予伏特一枚特制金质奖章和一份养老金,于是伏特成为拿破仑的被保护人 ,正如二十年前,他曾经是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被保护人一样。
  1804年他要求辞去帕维亚大学教授而退休时,拿破仑拒绝了他的要求,赐予他更多的名誉和金钱,并授予他伯爵称号。拿破仑倒台后,伏特使自己与归国的奥地利人和睦相处,没有发生多少麻烦。因此他安然地度过了那个激烈变化的历史时期,无论是谁当权,他都受到了尊敬,同时他对政治毫不关心,只专心于他的研究。
  伏特在完成了电堆工作后,实际上就从舞台上消失了。对他发现的利用完全落在其他人身上。他可能是年纪太大了,无法再与年青的新生力量竞争,也可能在心理上受到了他以前的巨大成就的阻碍。他没有脱离过学校,他的工作可能太个人化了,他的著作与教学中缺乏正规的数学,可能限制了他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伏特最后的八年是在他的坎纳戈别墅和科莫附近度过的,他完全过一种隐居的生活。1827年3月5日,伏特去世,终年八十二岁。为了纪念他,人们将电动势(电势)单位取名伏特。
电压的单位
  电势差: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电量q的比值WAB/q叫做A B两点间电势差,用UAB表示,即UAB=WAB/q
  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olt),简称伏,符号是V。
  当电压很高时,常用千伏(kV)做单位;当电压很低时,常用毫伏(mV)做单位。
  在一根均匀的、温度和宽度恒定的导线上假如有一安培电流流动,那么导线的电阻在一定的距离内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这个距离之间的电压差就被定义为一伏特:
  在国际单位制中安培是基本电学单位,伏特的SI定义是以安培和力学单位瓦特导出的。 依据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电学单位安培,伏特定义为:"在载荷1A恒定电流的导线上,当两点之间导线上的功率耗散为1W(1W=1 J/S)时,这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此单位是以发明电池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特的名字命名的。
伏特和伏打是同一个人吗
  ---凡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物理学中,一些重要物理量的单位都是以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以纪念该物理学家在某领域内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如为纪念牛顿在力学领域建立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人们规定力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同样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压力和压强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人们把压强的国际单位规定为帕斯卡。但在物理教学中,有的老师仍心存疑问:“伏特和伏打是同一个人吗?“电容的国际单位是法拉,法拉是何许人也?”在此有澄清的必要。
  ---翻开物理学史不难发现,在历史上并无伏特和法拉这两个人,倒是有伏打和法拉第。那么伏特和法拉是否就是指这两个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伏打 (Alessandro Volta,1745~1827) 是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他在电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1 、发明了一种能够测量微量电荷的验电器; 2 、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发明了起电盘; 3 、发明了“伏打电堆”。伏打电堆的发明,为人们获得稳定的持续的电流提供了一个方法,是电学从对静电的研究进入到对动电的研究,对电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后人为纪念这位物理学家,--把电压的单位规定为 Volt( 少字母 a) ,音译为伏特。同样,英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 Michacl Faraday,1791~1867 )由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和近距媒递作用的场的概念的提出(这两者都成为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的实验基础和思想基础),再加上他崇高的人品,为纪念这位卓越的物理学家,人们规定电容的单位为 Fara, 音译为法拉。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2-13 15: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feihong88 于 2009-12-13 15:18 编辑

01.jpg
贝尔,Bell, Alexander Graham美国发明家A.G.贝尔,1847.3.3~1922.8.2,美国发明家,电话的发明人。
  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14岁在爱丁堡皇家中学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听课,主要靠自学和家庭教育。1864年开始声学研究。
  1872年在波士顿开办培养聋人教师的学校,并编著《可见的语言先导》。1873年担任波士顿大学发声生理学教授。1875年,他的多路电报获得专利。1876年,美国专利局批准他的电话专利。电话专利是历史上引起争议最多的一项,经过长期诉讼,贝尔终于取和胜利。1880年法国授予他伏特奖金。
  贝尔从事研究的范围极广,曾获18种专利,还和其他人一起获得12种专利,其中14种为电话、电报,4种为光电话机,1种为留声机,5种为航空飞行器,4种为水上飞机,还有2种为硒光电池。然而,这些专利只代表贝尔发明才能的一部分,因为他的工作重点在基本原理方面。他丰富的创造性思想,在当时不可能样样都成为现实,他的许多观念到后世才见到成果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资讯中心
企业生态
社区论坛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推广服务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